急性肾炎尿常规表现
1、尿液中出现红细胞管型,暗示肾小球存在出血性炎症,这是急性肾炎的标志之一。沉渣检查可见肾小管上皮细胞、白细胞和管型,包括透明和颗粒管型,尿蛋白通常为(+)到(++),以非选择性蛋白尿为主,FDP增多也常见。
2、肾炎尿常规的表现取决于具体的肾炎类型,常见的慢性肾小球肾炎,尿常规初期表现为蛋白尿或血尿,这与肾炎的病理类型相关。如IgA肾病是慢性肾炎中非常常见的一种肾炎,它以单纯血尿为主,另外也有血尿和蛋白尿同时出现的情况。还有部分肾炎以单纯蛋白尿为主,广义的肾炎,如狼疮性肾炎的主要表现以蛋白尿为主。
3、【答案】:C 急性肾炎的典型表现:前驱感染后急性起病,根据临床表现如非凹陷性水肿、血尿(肉眼或镜下)、蛋白尿、血压增高、尿量减少。尿常规可见红细胞、白细胞、管型或尿蛋白,可诊断急性肾炎。故选C。
怎样区分急性肾炎和慢性肾炎
根据患者急性肾炎的临床表现及相应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和肾脏病理血穿刺的结果急性肾炎,来分辨到底是急性肾炎还是慢性肾炎。其中当病人的尿检异常急性肾炎,包括出现蛋白尿或血尿急性肾炎,伴或不伴水肿及高血压病史达到三个月以上,无论是有无肾功能损害者,均应考虑是慢性肾炎。
如果区分急性肾小球肾炎和慢性肾炎,比如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肾小球肾炎,通常会有前期感染病史,如咽炎或扁桃体炎,在感染基础上触发了免疫反应,导致临床出现少尿、血尿,包括高血压或肾功能不全,血生化里面有链球菌感染证据,比如抗O增高。
急性肾炎和慢性肾炎都是原发性肾小球疾病,都有了蛋白尿、血尿、水肿、高血压的表现,临床上应该予以鉴别。急性肾炎多是急性感染免疫诱导以后导致的急性肾小球病变,常发生于急性链球菌感染,感染后1-3周潜伏期起病,可以出现少尿或一过性肾功能异常,临床上可以通过检查抗体和补体来支持诊断。
急性肾炎几天可以治愈
1、急性肾炎通常情况下,打1-2周的针就可以明显好转。急性肾炎又称为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水肿、血尿、蛋白尿、高血压,个别患者由于尿量的减少而出现一过性的肾功能不全。
2、急性肾炎起病急,在起病前1~3周多有上呼吸道感染史,晨起眼睑浮肿,经过治疗后一般在8周左右可痊愈。您的情况考虑慢性肾炎的可能性比较大。肾炎的病因主要是免疫功能紊乱,所以治疗的根本在于调节免疫平衡,所以最好的治疗方法是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由于您的病情还没有确诊,没有办法详细给您指导治疗。
3、据统计,水肿消失的平均时间约为4至5天或一周。血压恢复正常的速度在5至20天内,平均时间为7至9天。尿检变化的消失时间则在11天至24天之间有所不同。对于慢性肾炎,白茅根同样具有利尿消肿的效果,并能一定程度上降低血压。
急性肾炎综合征的症状
1、急性肾炎综合征指短期内出现血尿、水肿、蛋白尿、高血压的肾脏相关症状。如患者出现肉眼可见的血尿症状,建议及时就医进行尿常规的检查,可通过显微镜观察判断蛋白尿和血尿。如患者出现尿液泡沫增多的症状,多可初步诊断为蛋白尿。
2、急性肾炎的主要症状包括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其中,血尿是指尿液中出现红细胞,可能是肉眼可见的红色,也可能是通过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的。蛋白尿则是指尿液中含有过量的蛋白质,这通常意味着肾脏的过滤功能受损。水肿常见于眼睑、面部和四肢,而高血压则是由于体内液体积聚导致的血压升高。
3、急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急性肾炎)是一种以急性肾炎综合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其特征是急性起病,患者通常会出现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并可能出现暂时性的氮质血症。该病多见于儿童,男性发病率较高,常在链球菌感染后1至3周出现症状。
4、浮肿,患者首先出现眼睑浮肿,数日之后可能会发展为下肢以及全身浮肿。血尿患者多数为深茶色或棕色尿,大约2周后肉眼血尿消失。高血压多数患者表现为轻至中度血压升高,会表现为头痛、头晕、呕吐等症状。肾炎综合征如果能够早期发现,彻底卧床休息,对症治疗,预后比较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