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油田
年9月26日,中国在黑龙江省的大庆市地区发现了大庆油田。这一发现是中国油田勘探与开采历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也是中国石油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大庆油田的发现 1959年9月26日上午,地质部松辽石油勘察的“松基三井”在黑龙江省肇州县大同镇附近钻出了工业油流,这标志着大庆油田的正式发现。
黑龙江省内最具代表性的油田是大庆油田,同时包含多个外围开采区块。 主要油田分布黑龙江省核心油田是大庆油田,占全国陆上原油产量的近四分之一。近年来大庆油田持续进行资源挖潜,开发了多个外围区块,如榆树林油田、朝阳沟油田等,主要用于开采低渗透油藏。
黑龙江大庆油田位于松辽盆地中部,是我国最大的中生代油田(图2-7),含油面积约2500km2,埋藏深度为900~1200m。松辽盆地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地跨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等省(区),为第四系覆盖的平原区,四周由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张广才岭等山脉环绕。
世界海上油田分布——北极
北极地区海上油田分布 北极地区,作为地球上最为寒冷的区域之一,其海上油田的分布和开采具有独特性和挑战性。据估计,北极地区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原油储量高达2500亿桶,天然气储量更是达到了80万亿立方米。然而,由于极端的气候条件和储量估计的不确定性,北极海洋油气的开采进展相对缓慢。
当你看地图时,你注意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北极和南极不同,北极是一片被陆地包围的海洋,而南极洲则是一片大陆。
北半球的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北美洲、欧洲和亚洲的北部地区。北美地区尤其是美国和加拿大,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特别是页岩油和深海油田的发现,极大地提升了其石油产量。欧洲地区,尽管石油资源不如北美丰富,但通过海上油田和陆地油田的开发,仍能保持稳定的石油供应。
年,苏联在里海巴库油田附近用栈桥进行海上钻探成功。1936年,美国在墨西哥湾的海上开始钻第一口深井,1938年建成世界上最早的海洋油田。1947年,美国在墨西哥湾发现第一个近海油田,标志现代海洋石油开始。1951年,沙特阿拉伯发现了世界上最大的海上油田。1964年,英国开发北海油田。
此外,一些海上油田,如墨西哥湾、北海油田以及近年来开发的页岩油产区也是石油富集区域。具体地域分析:中东地区:中东地区是全球著名的石油富集区。其中,沙特阿拉伯、伊朗、科威特等国家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这些地方的石油主要分布于波斯湾及其周边地区,这些区域的地质构造有利于石油的生成和聚集。
海上石油资源则占16%,主要分布在北极海、鄂霍次克海和里海等陆架油气区。俄罗斯的三大主要产油区包括: 西西伯利亚油区:面积约为243万平方千米。该区域已发现大约760个油田,其中包括9个特大型油田(如滨鄂毕卜御、萨马特罗尔、红列宁等)和56个大型油田。
油田概况
1、长庆油田概况如下:基本信息:长庆油田,全称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隶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其总部位于陕西省西安市,起源于1998年,原址位于甘肃庆阳庆城县。地理位置与勘探面积:长庆油田横跨中国第二大盆地——鄂尔多斯盆地,范围涵盖陕西、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五省区。其勘探面积广阔,达到37万平方公里。
2、姬塬油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其勘探面积达到1801平方公里。截至2008年,该油田已探明储量为14014万吨,其中可采储量为26448万吨。
3、油田的核心生产层源自上侏罗纪的阿拉伯组石灰岩,其深度在1544~2472米之间,特别是C段和D段是主要的油藏。这些区域的岩石孔隙度高达30%,渗透率在0.8~5平方微米之间,这为石油的流动提供了理想的条件。最初的地质储量估计为319亿吨,经过评估后的可采储量为115亿吨,显示出油田的丰富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