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胜利的有哪几大战役
1、抗战胜利过程中的几大重要战役包括: 喜峰口大捷(1933年)作为“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的首次胜利,此役历时36天,歼敌数千人,极大鼓舞了全国抗战士气。其战斗中大刀队的英勇表现催生了经典抗战歌曲《大刀进行曲》,成为民族精神的象征。
2、抗日战争胜利十大战役分别是:淞沪会战、上高会战、南京保卫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保卫战、桂南会战、长沙会战、缅北滇西战役、湘西会战。淞沪会战发生于1937年8月13日,是中国军队与日本侵略军在上海及周边地区展开的一场大规模会战。
3、南京保卫战:发生于1937年12月,在淞沪会战后展开,目的是保卫首都,但南京最终沦陷,随后发生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徐州会战:时间跨度是1938年1月 - 5月,包含台儿庄大捷,这是中国军队首次大规模胜利。武汉会战:于1938年6月 - 10月进行,是抗战规模最大的会战,此战后日军被迫转入战略相持阶段。
4、百团大战在1940年下半年于华北地区进行,由彭德怀指挥八路军作战。这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毙伤日伪军5万余人,还破坏铁路470多千米。百团大战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5、以10万兵力击溃日军5万人,毙伤5万余人。百团大战在1940年8 - 12月,八路军发动大规模破袭战,歼敌5万余人,打破日军“囚笼政策”。湘西会战是1945年4 - 6月抗战末期最后一场大型会战,中国军队歼敌2万余人,标志日军战略收缩。这些战役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抗争精神,是抗战胜利的基石。
远东战役彻底胜利的时间和意义是怎样的?
远东战役彻底胜利的时间是1945年8月底,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军事意义:关东军彻底败亡:远东战役的胜利标志着日本关东军这一重要军事力量的彻底覆灭,极大地削弱了日本的战争潜力。
至8月底,以消灭日本关东军有生力量、解放中国东北地区和朝鲜为目的的空前战争规模的远东战役,胜利地结束了。不仅日本关东军彻底败亡了,整个日本军国主义的战争机器也被全部打碎了。
远东战役在8月9日开始,正值两颗原子弹爆炸之间,日本于8月15日宣布投降,但苏联官方认定的战役时间从8月9日持续至9月2日,即以盟军受降签字日为战役结束。关于这场战役的研究,中国学者往往受到政治因素影响,给予过高的评价。
日苏之间的矛盾源远流长,可追溯至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日寇取得甲午战争胜利后,与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其中包含将辽东半岛割让给日寇的条款。苏联的前身沙俄认为这是对其远东地区利益的挑衅,联合德、法进行干涉。日寇被迫将辽东半岛归还给清政府,以换取战争赔款的增加。
苏军发动远东战役,不仅士气高昂,兵力雄厚,而且占有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和外交上的全面优势,并集中使用了最新技术成果和在苏德战争中的作战经验,利用了日军在作战指导上的一系列失误,从而加速了对日作战的迅速胜利。远东战役,加速了日本投降的进程,缩短了同盟国对日作战的时间。
抗战防御阶段的三次胜利
1、抗战防御阶段的三次重要战役(胜利或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包括:台儿庄战役、平型关大捷,以及淞沪会战。台儿庄战役:时间:1938年春。意义:台儿庄战役是中国军队在抗战防御阶段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共歼敌一万余人。
2、抗战防御阶段的三次大捷分别是平型关大捷、台儿庄大捷和万家岭大捷。平型关大捷发生于1937年9月,由八路军115师在林彪指挥下取得。这是八路军出师以来首次主动歼敌的胜利,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也是国共合作的典范。
3、抗日战争防御阶段的三次大捷是平型关大捷、台儿庄大捷和万家岭大捷。平型关大捷发生于1937年9月,由八路军115师在平型关伏击日军。这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的首次胜利,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振奋了全国军民的抗战信心,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4、抗日战争防御阶段的三次大捷分别是:台儿庄大捷、平型关大捷和万家岭大捷。台儿庄大捷:时间:1938年3月16日。地点:山东台儿庄。参战部队:国民革命军。前线最高指挥官:李宗仁。